金融科技再出海 这家小米生态链公司完成了1亿融资
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,无论在金融还是科技方面,国内很长时间一直处在追赶地位。 但是在金融科技方面,情况却恰好相反,根据毕马威的全球金融科技公司排名,全球金融科技前10名的公司,有5家来自中国,中国事实上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。
近日,小米金融生态链公司福米科技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,再次印证了资本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看好。据悉本轮融资由弘道资本领投,墨白资本和上一轮投资者顺为资本跟投。此前福米科技曾获得小米和顺为资本5000万人民币联合投资。
福米科技旗下产品微牛投资支持美股和港股的交易,并提供20多个国家的股票、外汇、基金以及衍生品实时行情。与众不同的是,福米科技并不局限于中国市场,而是面向全球新中产人群提供服务,目前福米在全球拥有超过550万用户,并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,这也是国内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国门,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的一个范例。
中国金融科技的逆袭
技术上的优势无疑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得以走出去的根本因素,过去二十年IT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,使得国内在各个技术领域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,落地到金融行业,优势便得以显现。
“过去几年AI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对数据的处理效率大幅提升,除了结构化的交易数据外,还可以对搜索、新闻、社区讨论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,”福米科技创始人王安全说,“我们也正在着手建立数据挖掘和金融建模团队,未来将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,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投顾解决方案。”
此前福米已经在数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,从全球近50家交易所获得了数据授权,并对不同交易所的数据格式做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,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仓库,为后续金融模型分析、价值数据发现、人工智能应用打下了基础。
王安全认为,科技进步其实可以拓展金融服务的范畴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越来越多更为复杂的金融服务,可以通过产品化的方式来实现,在证券领域,机器代替人工提供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的服务是行业的必然趋势。而且互联网公司通过对用户提供有粘性的服务,占据了用户流量入口,未来在很多增值服务方面有很大的变现潜力。
以东方财富为例,其2010上市时的年收入约1.85亿人民币,主要是互联网广告业务和数据增值服务,其中广告收入超过9100万元。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,东方财富的收入达到了近30亿,其中24.4亿来自于新业务:在线的基金销售,新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的比重很快就到达了80%的水平。
资本看好金融科技出海
由于国内最近几年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,事实上面向普通用户的金融科技服务是相对比较充分的,但是海外市场并不是如此,很多国家都缺乏同类产品的供给,尤其是在移动端,这就给国内公司出海带来了机会。
近期资本也一直看好这一类的公司,福米科技本轮的领投方弘道资本,同时也投资了互联网征信+出海的WeCash闪银。
事实上大部分国家其实没有金融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足够市场规模,像法国仅有6000万的人口,散户的比例也较低,按照1/20的比例来算,最终服务的人群只有300万,本地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没有规模效应,很难完成从0到1的过程。
所以国际化的金融科技公司基本只能诞生在中国和美国。而美国其实是一个机构为主的市场,个人投资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,而且美国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,格局已经相对稳定,基本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,竞争不够充分,证券公司也缺乏创新的动力。
总体来说,现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家综合性的移动互联网的券商, 弘道合伙人张逸龙表示,相信不久的将来,福米科技会对全球证券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。
科技助力金融全球化
传统上金融是一种受限于地域的高端服务业,对本地化人才的高度依赖使得金融行业难以实现全球连接,但事实上,证券交易的标准化程度很高,不外是信息获取、交易通道和投资顾问,这些服务是能够全面数字化和虚拟化的,科技的进步让金融行业正在发生全新的升级。
依靠人力的服务模式在不同国家、不同市场需要进行大量本地化的工作,市场推广的成本高, 而科技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,互联网公司通过提供基于网络、基于数据、基于机器的服务,以产品化的方式整合全球用户,可以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。
这种新方式极大的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,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线性成本模型,使得利润得以实现指数级的提升。科技正在驱动金融的国际化,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系统正在逐步打通,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便捷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个人资产的流动。
同时科技将彻底改变金融行业依赖物理营业网点的现状,未来10到20年,也许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将会彻底消失,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数字化这一不可逆的大趋势,未来的全球资产配置将可以在指尖实现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信息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。
相关文章
科技部:支持西部优质企业通过新三板、科创板上市融资
科技部25日印发《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提出,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。实施“科技...
财政部:1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623亿元
财政部25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1年1月,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623亿元。其中,发行一般债券2127亿元,发行专项债券1496亿元,均为再...
“十三五”时期中国进口商品综合税率降了超四分之一
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司长姜峰25日介绍,“十三五”时期我国大幅降低了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,进口商品综合税率由21.8%降到了15.8%,降幅达...
国家乡村振兴局亮相,挂上这块牌子意味着什么?
25日16时,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,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”的牌子已经永久性摘下,“国家乡村振兴局”的牌子正式挂上。机构更迭背后,是...
骗保缘何“层出不穷”?透析医保基金监管“三两事”
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“钱袋子”,有人却把医保基金看成“唐僧肉”,想方设法从中“滴漏渗透”,骗取医保基金。骗保手段有哪些?如何保护好“救...
纳税服务再出硬招 税总发布100条便民利民惠民举措
2月24日,国家税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,启动2021年“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”。记者获悉,2021年“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...
货币政策“稳”字当头 资金面“紧平衡”将持续
业内人士表示,受“就地过年”等因素影响,居民提现及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有所下降,央行流动性投放也呈现出“节前不大放,节后不大收”的特点。不过,...
央行数研所联合多方力量 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应用
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24日宣布,与香港金融管理局、泰国中央银行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(m-CBD...
谈外贸、说流通、还有CPTPP……商务部这样回应
面对今年外贸形势企业将迎来哪些“政策红包”?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方面商务部有哪些“小目标”?中欧投资协定何时能签署……面对一系列热点问题,商务部...
严查违规经营贷消费贷 多地涉房资金管控收紧
涉房资金迎来新一轮精准调控。近一个月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地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出击,严查涉房资金来源,加强个人信贷管理,并明确提出严防消费贷...
央企优化布局四路攻坚 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
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、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,营业收入利润率、研发投入强度、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有明显提高,同时还要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...
新年涨钱了!多地宣布上调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
新年涨钱了!近日,江西、黑龙江、陕西等多个省份宣布上调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,还有一些地方也确定上涨并在酝酿上涨方案。打工人,看看你能涨多少...
资产接近70万亿元!“十三五”中央企业发展量质齐升
国务院国资委在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时期我国中央企业锐意进取、奋力拼搏,资产总额连续突破50万亿元、60万亿元关口,...